投稿邮箱

智慧团建

青年信箱

|人物通讯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栏目

>

人物通讯

>

正文

>

专访十佳共青团员(七)——韩心如

来源:    日期:2023-12-26 18:45:37  点击:

韩心如,入党积极分子,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她曾任院学生会文体部副部长,荣获2022-2023年度“十佳共青团员”称号。

在深奥的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韩心如在詹建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模糊数学的研究。编程是韩心如开展研究工作的必备基础能力,也是她在研究过程中遇见的最大困难。研一时还是“编程新手”的她与本科生一起从最基础的编程知识学起,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向同门师兄弟请教学习技巧和经验,通过不懈地自学和练习,很快便能熟练运用MATLAB和Python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为她日后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心如所获奖项

概率语言术语集下的群决策范围是韩心如的主要研究方向,她不仅以独立作者身份在SCI一区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而且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已发表了五篇高水平文章。韩心如的成功并非机缘巧合,而是厚积薄发,她的成功秘诀在于将不懈钻研与深度思考完美结合。每一篇论文成功发表的背后是她对无数篇文献的阅读、整理与归纳,她善于在学习中洞察现有模型的不足,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韩心如认为理清思路和优化逻辑最具挑战性,每一篇论文都需要不断打磨形成合理的框架,并在不断丰富内容的过程中进行持续调整。韩心如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每篇论文从初稿到定稿,都需要约半年的时间反复修改和润色,5篇高质量论文的成功发表,是韩心如夜以继日、坚持不懈奋斗的结果。

在受益于国家教育资源的同时,韩心如积极利用自身所学服务国家现实需求,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在学习之余,她两次参加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调研活动,深入农户了解脱贫实际成效,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四川色达的调研中,韩心如和队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色达地区,最高海拔达4200米,高原反应成为阻碍工作的首个难题,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加上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导致同学们食欲不振,且每晚突如其来的流鼻血问题如同督促大家吸氧的定时提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身体状况和情绪,韩心如与大家积极沟通,队友间相互鼓励,坚持完成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工作。此外,当地居民以藏语为主要交流语言,沟通障碍成为团队面临的第二大挑战。韩心如和队友们通过邀请当地能理解普通话的孩子担任“小翻译”,确保了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带队队长,这段实践经历深化了她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更让她深刻体会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极大地促进了她的个人成长。

韩心如生活照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乐观外向的韩心如也积极加入学生组织,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作为院学生会文体部成员,韩心如主要负责文体活动的筹备和举办工作,包括院篮球赛、乒乓球赛等。在工作中,调动大家积极性和协调比赛时间是身为副部长的韩心如所面临的难题。每次活动前,她都与文体部的同事共同制定周密的活动方案,并提前进行活动宣传,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与各年级协调,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令韩心如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次篮球比赛,许多同学挤出时间前往球场练习,在院内掀起了一股运动热潮。最让她引以为傲的是大家在活动中增进了交流,话题从学术拓展到了个人爱好和家乡,这正符合她们举办活动的初衷——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增进健康的平台。这段学生工作经历不仅锻炼了韩心如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也加深了她对青年全面发展的认识。

在成长道路上,韩心如行之愈笃,知之益明,在行动中践行当代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将所学回馈社会服务民生。在学习道路上,她矢志不渝,求是创新,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直至抵达理想的彼岸。(记者 张也 编辑 郑玉娇 责任编辑 张敏 审核 刘亚琼)

注:韩心如曾在202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在“Information science”(SCI 1区Top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2篇;获得“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023年一月获得“中国光谷华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022年十二月获得“全国大学生翻译大赛”研究生组省级三等奖;2022年七月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铜奖;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学业奖学金”二等奖;2021年参加湖北黄冈脱贫攻坚第三方后评估的调研活动;2022年参加四川色达脱贫攻坚第三方后评估的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