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我院承办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原型人物事迹宣讲暨互动交流活动

2024-06-17 18:45:29 来源: 点击量:
【字体:
打印

本网讯(记者 张雪颖/文 记者 杨清密/图6月17日,由必赢线路检测中心、中共恩施州委宣传部主办,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共巴东县委宣传部、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桂园文学社联合承办的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原型人物事迹宣讲暨互动交流活动在我校行政楼三号会议室召开。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委员、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罗翔宇,恩施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社科联主席李娟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文传学院党委书记张刚,巴东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波等受邀出席,州委宣传部、巴东县委宣传部有关同志,我院部分师生参会研讨。

活动现场

全国劳动模范、巴东县陈兹方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兹方作为广播剧原型人物进行了宣讲,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张宏树主持活动。

院长张宏树教授主持活动

活动分为陈兹方结合成长过程和生活感受用实例引导青年学子奋发图强、制作人介绍生产过程、我院师生谈听剧感受、领导讲话四个环节。

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原型陈兹方宣讲

陈兹方介绍成长经历。虽然出生没有双臂,但在妈妈鼓励下,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一遍遍摔倒再重来。在学校一直保持优异成绩,因故退学后努力克服困难,开始自给自足,从砍柴劈柴、割草放羊、补衣做饭学起,让生活越来越好。随着农村电商经济的兴起,陈兹方在县网络服务中心参加培训,用双脚使用电脑,看到乡民们农产品滞销现状,开设网店专门售卖乡邻的土特产,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没有翅膀的飞翔》广播剧播出后,陈兹方发现自己的人生是励志的,是可以鼓舞他人的,于是在巴东十二个乡镇多次开展宣讲。陈兹方表示,贫穷不可怕,身体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颗坚强的心、自我放弃,他鼓励大家从哪摔倒就从哪站起来,心中有梦、脚下有路、眼中有光,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浇灌幸福生活之花,让社会更加美好,让国家更加繁荣。

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制作人廖祥文发言

制作人廖祥文就剧本创作、录音制作、结果听评、学术研讨、专家研讨、宣传推广六个部分展开分享。制作团队从2020年开始准备,2021年三月启动,期间全国海选儿童演员,邀请赵毅、乔琛、阎萌萌、赵述仁等多位影视剧和配音界演员演绎,经过反复修改,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收集观众反馈信息,最终呈现出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

老师代表罗翔宇发言

会议现场讨论热烈。老师代表罗翔宇表示,《没有翅膀的飞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典型艺术文本,体现出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奋斗者的价值,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生动实践,具有观乎人文、洞察时变的思想性。广播剧以纯粹的声音来塑造人物、展现剧情、揭示主题,倾诉奋斗者的心声、激发正能量的呼声、奏响中国梦的和声,展现其声如其人、声临其境、声气相求的艺术性。既是陈兹方的成长史,同时也是新农人的群像志,是一部真正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

恩施州广播电视台代表杨点发言

恩施州广播电视台代表杨点以治愈”为主题,认为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体现自我治愈、他人治愈、治愈他人三种境界,希望在学习和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有更多像《没有翅膀的飞翔》这样高品质的广播剧作品,讲好恩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给听众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

教师代表柳倩月教授发言

教师代表李莉教授发言

与会其他教师代表柳倩月、李莉、戴蔚、毕曼、李烨鑫、李勋灿、宋发枝等肯定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的文化价值,呼吁大家不忘初心、沐光而行。研究生代表陈杉、张嘉益、覃行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其表现手法,表示好的作品是一个历经无数打磨修改的过程。本科生代表阿斯哈提别克·塔巴热克、俄底阿旺认为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将文学作品与真实生活相结合,倡议新闻传播系学子关注社会现实。

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社科联主席李娟发言

李娟首先代表州委宣传部对活动举办方及工作人员致以诚挚谢意,其次分享广播剧《没有翅膀的飞翔》作为恩施州本土原创文艺作品取得的成就,期望学生以剧中人物及陈兹方先生为榜样,在陈兹方先进事迹的鼓舞下乐观向上、自立自强、拼搏奋斗。最后,李娟提出两点希望:希望全州文艺工作者能够努力创作出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美誉度的文艺精品,为文化强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全州高校、学校不断创新形式,搭建更多平台,让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成为学生思政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灯塔,培养造就更多时代新人,共同为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增光添彩。

据悉,《没有翅膀的飞翔》广播剧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一经播出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后上海、天津、江苏、湖南等16个省级媒体,延安、青岛、厦门等20多家全国知名城市媒体进行了播发。2024年6月11日入围学习强国总平台“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优秀广播剧展播剧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分别予以报道推介,作品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专家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文艺评论家对该剧的主题立意、故事结构、音乐编曲、录音制作等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整部剧弘扬了真善美,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流畅自然,既有国家高度,也有真情实感,是典型的中国好故事。

审核:李勋灿